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公共机构节能网>最新信息

四川外国语大学九龙坡区附属小学校|绿色低碳 智慧校园

日期:2024-06-11

一、基本情况

四川外国语大学九龙坡区附属小学校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直港大道长江之滨,是一所具有85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名校。学校是全日制公办小学,占地面积22.4亩,建筑面积达4.9万多平方米。学校在校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220余人。所在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中的川渝盆地南部长江河谷区。学校教学楼整体是一艘“时空船”的造型,由“扬帆楼”和“启航楼”组成。学校在节能降碳方面,主要通过雨水回收的利用减少能耗,通过节能产品,碳管理“智慧大脑”,实现学校“绿色低碳 智慧校园”。

二、推进措施

(一)生态节水校园

学校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布局透水铺装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过滤、 收集校园内部地表和屋顶径流。通过渗透、储存、调节消纳学校自身和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并衔接区域内的雨水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达到学校年径流总量的控制目标,同时可提高学校周边区域内涝防治能力。把收集来的雨水进行净化及处理利用,达到《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中关于雨水利用的水质要求。通过精心布置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可以在不经过下水道的情况下被收集在容积为197.3立方米的蓄水池里,然后用于浇灌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道路浇洒和冲厕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排水问题,还少轻了自来水资源的消耗,更加低碳环保。

1 雨水回收机房透水铺装

(二)绿色照明

1.采用节能照明。学校采用具有高效、美观和防眩等功能的灯具,光源采用节能高效的光源。所有教室均采用节能护眼的LED照明灯,室内公区照明、室外景观照明、路灯系统、泛光系统均采用全LED节能灯和T5型荧光灯。开关也采用节能型产品。

2、图3 公区和教室节能灯具

2.照明控制分区分时节能控制。学校地下车库、地下楼梯间、电梯厅和公共走廊全部采用智能照明控制器进行控制并纳入设备监控系统统一管理;教室、功能室及机房等处的照明采用现场翘板开关控制;教学楼内走廊采用延时自熄开关且带人体红外感应自动开关控制。可以根据天气和行课时间自由设定开启和关闭,杜绝常亮灯,让节能减排处处可见、时时可为。

4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三)碳管理“智慧大脑”

绿色低碳,智慧校园打造的一个碳监控管理平台,作为碳管理的“智慧大脑”。基于大数据 、云计算和物联网整合的校园智慧化平台,赋予学校产能、耗能、碳排放等数据,形成可视、可优、可管的能力。

5 碳管理智慧大脑

(四)教室落地窗

为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学校每间教室都有超大落地玻璃窗,满足建筑节能要求上更好地为教室采光,从而减少使用人工光源,绿色节能的同时,在课间休息疲劳的眼睛,还可以尽情享受窗外风景。

6 教室落地窗

(五)楼顶花园

教学楼楼顶有种植区、景观绿化带和外语学习角落。在种植区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学习劳动课程。漫步楼顶花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绿色的环境中触发学习的灵感。同时,楼顶种植区和楼顶花园还能起到保温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降低七层房间空调使用率。

7、图8 楼顶智慧花园及控制系统

(六)采用节能饮水设备

学校每层楼都配有直饮机,通过热交换将反渗透过滤的饮用水沸腾后冷却到适合饮用的温度。该饮水机可随意设置定时开关机,如周一到周五,也可以每天分时段开关机,上学期间即可用水,放学后自动关闭,比普通饮水机节能省电,减少用电消耗。

9 节能饮水设备

(七)开设节能降碳课程

学校将节能降碳作为特色课程建设之一,通过实体的观察互动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海绵城市的理念。雨天收集净化屋面和地面雨水,晴天通过雨水回收系统的水泵和循环管道,将景观水体提升至地上再利用,打造全时段雨水径流展示系统。通过碳管理“智慧大脑”的数据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排放情况。

三、成果效益

海绵城市系统每年可以为学校提供约3022.97立方米水量用于日常浇灌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道路浇洒和冲厕用水。按照综合水价3.5元/立方米,一年能节约水费10580.4元,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学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12%,年径流污染物消除率为55.74%,极大的缓解周边区域径流量的排放和杂物的消除。

在用电耗能方面,学校通过直饮机的安装,相比传统的开水器可以节约30%左右的能耗。按照3000人计算,学校需要直饮机约20台,传统热水器约60台。以1小时耗电计算,20台直饮机每小时耗电120度,60台传统热水器耗电540度。因此,采用直饮机相比传统热水器,1小时为学校节约420度电,直饮机与传统开水器能效对比详见表1。教室落地玻璃安装,采光条件好,减少灯光的使用;使用节能LED灯,智能控制,杜绝长明灯;楼顶花园对七楼的温度调节,减少空调的使用。使用节能的设备,合理的校园设计极大的减少了用电需求。通过碳管理“智慧大脑”,可以实时了解学校碳排放的情况,实现碳排放有效管理,对碳排放进行核算和评估,为制定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四、经验总结

一是对于新建或改造的学校在前期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节能降碳的建设,避免资源的浪费。

二是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校园景观绿化融入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去,比如生态树池、下沉式景观、楼顶花园、校园内透水铺装等。

三是建设雨水回收系统,将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再次利用。设施设备方面采用绿色、节能产品,降低对能耗的需求。

四是提高智能化建设,科学精准把控碳排放量,形成智慧化管理。

五是学校加强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课程开发,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自觉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